松原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考研/公务员 > 对策句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用法小结(二)
松原
[切换城市]

对策句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用法小结(二)

更新时间:2016-04-03 10:05:59 浏览次数:183次
区域: 松原 > 宁江
类别:考公务员辅导班
地址:昊原大酒店侧一楼
【例2】作为整体,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;但作为个人,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。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,觉得自己活得还是像在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。正因如此,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,克服狭隘的“受害者情绪”。否则,崛起的中国将难以担当与自己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。
 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()

  A.中国急需提高国民的个人地位
  B.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
  C.中国人为什么有“受害者情结”

  D.崛起的中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地位
  【解析】同样文段首先提出问题,接下来“正因如此”表结论引导对策句,“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”,后面紧接着反面论证,论证前面文段重点即对策句,同义替换选择B。#p#副标题#e#

  一、意图判断题解题中的应用
  在意图判断题中往往作者不直接给对策句,而是需要大家根据文段重点把握作者意图和目的,而往往作者的意图就是对策句。例如下面一些例题:
  【例1】在国外,很多遗传、传染类疾病属于公民隐私范畴,而在我国,有些机构随意披露公民这些隐私的现象还相当普遍,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,导致这些隐私被披露后无法获得司法救济。
  通过这段话,作者想表达的是()。
  A.我国的有关机构应严格保护公民病情隐私
  B.我国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
  C.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
  D.在医疗方面,我国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【解析】整个文段提出问题是泄露公民隐私现象普遍,而“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,导致这些隐私被披露后无法获得司法救济”,解决问题才是重点,即C项中“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”,因此正确答案C。虽然A也是由“应”引导对策句,但由于对策本身内容不符合文段,“公民病情隐私”只是一方面,过于片面,排除。

;

松原考研/公务员相关信息
注册时间:2014年06月17日
UID:136332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
查看用户主页